數(shù)理運用,成為“瓶頸”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2004-12-05 20:16
主講人:華師一附中特級教師王蔭堂
一、2004年試卷、考試大綱分析
1.2004年的物理試題題量減少,總分不變;實驗加強,計算趨緩;重點突出,核心力電;不再壓軸,題目連片。
全卷120分中,力學和電學為102分,占85%。熱、光、原共18分,占15%。12道題共考查了《2004年考試大綱》中17個單元中的15個,只有交變電流、電磁場和電磁波兩單元未涉及。
2.2004年《考試大綱》新課程版增加7個“學生實驗”:
考點110-實驗: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的關(guān)系
考點116-實驗: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
考點119-實驗: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
考點120-實驗:把電流表改裝為電壓表
考點123-實驗:練習使用示波器
考點124-實驗:傳感器的簡單應用
考點126-實驗: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
實驗器材:電火花計時器(說明1)
3.2004年《考試大綱》新課程版刪去了4個“內(nèi)容”:
舊考點81:實驗---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
舊考點83:實驗---驗證牛頓第二定律
舊考點42:氣體的體積、壓強、溫度間的關(guān)系
舊考點75:質(zhì)子的發(fā)現(xiàn),中子的發(fā)現(xiàn)
二、考生答題問題
從2004年高考學生的答題情況看,學生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基礎(chǔ)不牢,知識欠缺a.一無所知,出現(xiàn)盲點。b.一知半解,不深不透。
例如2004年22題的主要錯誤:(1)未分壓,滑動頭與端點相連,R與電源并聯(lián)。(2)兩表換位,開關(guān)接在支路上,符號不規(guī)范,箭頭不畫,電源不畫。(3)接線:開關(guān)畫在支路上,接線點不清,如接在變阻器的角上、滑片上、金屬桿兩端、接線交叉點不清。(4)公式推導?①錯誤②帶數(shù)據(jù),不帶單位等等。
c.記憶不牢,錯誤百出
2004年的25題零分率高達41.49%,有些考生連v2=2gh都寫不出來;03年第24題中子星問題,里面有一個方程GMm/R2=mω2R,有的考生向心加速度公式記不準確,寫成了mv2R,mωR,m2R。
2.思維混亂,難以“鏈接”
物理對思維能力的要求主要是理解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推理能力。很多同學常常提問說:聽物理老師講課都能聽懂,就是自己不會做題,這是為什么?有時下不了手,有時做了一半就做不下去,無可奈何,望題興嘆。核心問題是思維能力跟不上,一般性知識與具體題目“鏈接”不上去。
3.。
要突破這一點,可以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計算能力的自我提高;有意識強化計算能力的鍛煉;專題練習?如力學多用三角函數(shù)和代數(shù)(方程);磁場多用平面幾何;熱學原子物理多用大數(shù)運算,特別是指數(shù)運算等方法。
4.書寫混亂,無板無眼
a.缺乏必要的文字說明。如物理量的設(shè)定,研究對象的交代,時間空間的說明;方程的依據(jù)等。
b.文字、數(shù)字書寫不規(guī)范。如大小寫不分;字母與其角標不分;前后字母不一致等。
c.不畫圖。如受力圖、電路圖、光路圖等。
d.不在規(guī)定的地方答題。三、復習具體措施1.查漏補缺
針對很多學生仍然存在基礎(chǔ)知識薄弱,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不清的事實,為了防止知識點遺漏,建議按考試大綱的順序編排,實驗部分可以穿插其中,也可以集中組卷。這一工作實際上起到“梳辮子”的作用,也可以說是第一輪復習的總結(jié)和考查。
2.專題訓練
???(1)三力平衡
???(2)牛頓定律
???(3)平拋、類平拋
???(4)天體與衛(wèi)星
???(5)振動與波-波長、周期頻率、波速、圖像
???(6)分子力、分子勢能;熱力學第一、二定律
???(7)動量定理、動量守恒
???(8)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
???(9)功能原理、能量轉(zhuǎn)化與守恒
???(10)電場力做功、電荷的加速與偏轉(zhuǎn)運動
???(11)安培力、洛倫茲力與電荷的圓周運動
???(12)電磁感應、法拉第定律
???(13)平面鏡成像、三棱鏡的折射
???(14)光的干涉、光電效應(15)氫原子模型、原子躍遷
???(16)核反應方程、核能、質(zhì)量虧損
武漢晨報?整理/記者嚴玨
?
一、2004年試卷、考試大綱分析
1.2004年的物理試題題量減少,總分不變;實驗加強,計算趨緩;重點突出,核心力電;不再壓軸,題目連片。
全卷120分中,力學和電學為102分,占85%。熱、光、原共18分,占15%。12道題共考查了《2004年考試大綱》中17個單元中的15個,只有交變電流、電磁場和電磁波兩單元未涉及。
2.2004年《考試大綱》新課程版增加7個“學生實驗”:
考點110-實驗: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的關(guān)系
考點116-實驗: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
考點119-實驗: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
考點120-實驗:把電流表改裝為電壓表
考點123-實驗:練習使用示波器
考點124-實驗:傳感器的簡單應用
考點126-實驗: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
實驗器材:電火花計時器(說明1)
3.2004年《考試大綱》新課程版刪去了4個“內(nèi)容”:
舊考點81:實驗---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
舊考點83:實驗---驗證牛頓第二定律
舊考點42:氣體的體積、壓強、溫度間的關(guān)系
舊考點75:質(zhì)子的發(fā)現(xiàn),中子的發(fā)現(xiàn)
二、考生答題問題
從2004年高考學生的答題情況看,學生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基礎(chǔ)不牢,知識欠缺a.一無所知,出現(xiàn)盲點。b.一知半解,不深不透。
例如2004年22題的主要錯誤:(1)未分壓,滑動頭與端點相連,R與電源并聯(lián)。(2)兩表換位,開關(guān)接在支路上,符號不規(guī)范,箭頭不畫,電源不畫。(3)接線:開關(guān)畫在支路上,接線點不清,如接在變阻器的角上、滑片上、金屬桿兩端、接線交叉點不清。(4)公式推導?①錯誤②帶數(shù)據(jù),不帶單位等等。
c.記憶不牢,錯誤百出
2004年的25題零分率高達41.49%,有些考生連v2=2gh都寫不出來;03年第24題中子星問題,里面有一個方程GMm/R2=mω2R,有的考生向心加速度公式記不準確,寫成了mv2R,mωR,m2R。
2.思維混亂,難以“鏈接”
物理對思維能力的要求主要是理解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推理能力。很多同學常常提問說:聽物理老師講課都能聽懂,就是自己不會做題,這是為什么?有時下不了手,有時做了一半就做不下去,無可奈何,望題興嘆。核心問題是思維能力跟不上,一般性知識與具體題目“鏈接”不上去。
3.。
要突破這一點,可以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計算能力的自我提高;有意識強化計算能力的鍛煉;專題練習?如力學多用三角函數(shù)和代數(shù)(方程);磁場多用平面幾何;熱學原子物理多用大數(shù)運算,特別是指數(shù)運算等方法。
4.書寫混亂,無板無眼
a.缺乏必要的文字說明。如物理量的設(shè)定,研究對象的交代,時間空間的說明;方程的依據(jù)等。
b.文字、數(shù)字書寫不規(guī)范。如大小寫不分;字母與其角標不分;前后字母不一致等。
c.不畫圖。如受力圖、電路圖、光路圖等。
d.不在規(guī)定的地方答題。三、復習具體措施1.查漏補缺
針對很多學生仍然存在基礎(chǔ)知識薄弱,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不清的事實,為了防止知識點遺漏,建議按考試大綱的順序編排,實驗部分可以穿插其中,也可以集中組卷。這一工作實際上起到“梳辮子”的作用,也可以說是第一輪復習的總結(jié)和考查。
2.專題訓練
???(1)三力平衡
???(2)牛頓定律
???(3)平拋、類平拋
???(4)天體與衛(wèi)星
???(5)振動與波-波長、周期頻率、波速、圖像
???(6)分子力、分子勢能;熱力學第一、二定律
???(7)動量定理、動量守恒
???(8)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
???(9)功能原理、能量轉(zhuǎn)化與守恒
???(10)電場力做功、電荷的加速與偏轉(zhuǎn)運動
???(11)安培力、洛倫茲力與電荷的圓周運動
???(12)電磁感應、法拉第定律
???(13)平面鏡成像、三棱鏡的折射
???(14)光的干涉、光電效應(15)氫原子模型、原子躍遷
???(16)核反應方程、核能、質(zhì)量虧損
武漢晨報?整理/記者嚴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