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動蕩該不該存黃金
編者按 黃金作為避險硬通貨,一直備受推崇?,F(xiàn)階段,國際經濟環(huán)境風云迭起,危機四伏,國際金價不斷創(chuàng)出新高。我國目前房市、股市震蕩,物價看漲,是不是也應考慮存金避險。本期《一周看點》特選相關博文,看看草根投資者心中的答案。
黃金天生是硬通貨
抵抗美元貶值。從2002年起美元一直處于弱勢下跌通道當中,遲早有一天不再是保值貨幣,到時黃金將成為最具保值的投資品種。
政治的避風港。黃金通常在地緣局勢緊張的時候走勢堅挺,避風港效應將在必要時被重新評估。
對沖惡性通脹。黃金與貨幣的關系是對立的,而隨著美元的泛濫、物價的飛漲,唯一保障自己的途徑恐怕就是持有象黃金和白銀一樣的硬通貨。
投資需求漸增。黃金和白銀被作為一種實物投資的興趣正在與日俱增。
資產組合多樣化。黃金在過去幾年里的表現(xiàn)遠遠超過許多其他投資品種,應該被納入現(xiàn)有的資產組合中。
投資優(yōu)勢明顯。黃金投資價格透明 ,雙向操作,無漲跌停限制。
稅務負擔最輕。黃金投資也是世界上稅務負擔最輕的投資項目之一。
最好的抵押品種。由于黃金是一種國際公認的保值物品,根本不愁買家承接,所以一般的銀行、典當行都會給予黃金90%以上的短期貸款,而住房抵押貸款額,最高不超過房產評估價值的70% 。
很難被人為操控。任何地區(qū)性股票市場,都有可能被人為性的操縱。但是黃金市場卻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黃金市場是屬于全球性的投資市場,現(xiàn)實中還沒有哪一個財團的實力大到可以操縱金市。
最重要的還是宏觀上的市場需求。黃金和原油一樣是不可再生的貴重資源。(小米 )
黃金不如想象堅挺
不一定能抗通脹黃金真的像大家想的那樣可以抵御通脹嗎?答案:否。歷史數據表明,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黃金的長期收益都跑不贏通脹水平。資料顯示,在民國初期,5兩黃金可以在北京買到一套四合院,但現(xiàn)在5兩黃金能買什么東西呢?按昨日上海金交所AU9995的收盤價270元/克來算,5兩黃金(250克)合計67500元,在北京四環(huán)內估計連個廁所都買不來。再看美國,自上世紀70年代美元告別金本位制后,1980年1月迎來黃金的第一次歷史高點——850美元/盎司。假如當年有投資人以這一價格買入黃金,30年的回報率為44%,年收益率不到1.5%,其間還未計算資金積淀和沉沒成本等因素。而這30年來,美國的CPI累計上漲了約500%。其間如果想靠黃金來抵御通脹,結果可想而知。(古今中外 詳見 )
也是有漲跌的商品我們很多人都把黃金看成保險的商品,其實,投資黃金的風險非常大,一般人很難在其中盈利,如果正好進入上升通道,盈利可能是有的,做反了就會虧損。黃金是一個投資工具,一旦全球經濟有所回暖,貨幣政策收緊、美元加息,美元就會升值,黃金也就會隨之下跌。假設按照2010年1月國際黃金在1100美元/盎司左右來來計算,人民幣對美元在6.84:1,那么每克黃金是人民幣242元。如果人民幣每年按照4%升值速度,10年后(2020年)人民幣對美元在4.55:1,假設2020年黃金漲到2000美元/盎司,雖然漲了90%。但是我們國內投資者做的紙黃金與實物黃金都是按照人民幣來計價的。那么2020年每克黃金是人民幣292元,十年只做了50元差價,每年僅僅才2%回報率,比銀行利息還低,再加上通漲的因素,人民幣本身對于商品也在貶值,這樣看來,黃金確實沒有什么投資價值。(木秋千 詳見 )
投資渠道日漸豐富
黃金可以定投按照“定投”的概念,顧名思義,黃金定投就是定期定額投資黃金。不過,目前推出黃金定投的銀行還不是很多,工商銀行是其中之一,但工商銀行的黃金定投叫作“黃金積存”,即個人客戶以人民幣為貨幣資金,在約定的協(xié)議期間內,每月購買固定數量或金額的黃金,到期可以實物金條方式兌回黃金實物,也可將黃金贖回,獲得現(xiàn)金。按照工行黃金積存的有關規(guī)定,其積存的對象是工行的品牌金,即如意金條。定投黃金可以分散風險,平攤成本,由于黃金定投是定期投入一定金額的資金購買黃金,或者定期購買一定數量的黃金,所以是一種較簡單易行的規(guī)避風險的投資,長期堅持既能解決自己找不到合適的入市時間問題,又能較好地實現(xiàn)分散投資風險,降低投資成本的目標。黃金定投,投資門檻低,屬于大眾型理財產品,可以說適合絕大部分客戶購買。以工行的黃金積存業(yè)務來說,按金額積存起點為200元,按克數積存起點為1克,也就是說,每次最低可以購買200元或者1克的黃金,所購買的黃金積存到符合一定提金規(guī)格,可以進行提金,當然也可以賣出黃金,贖回資金。(北漂的羊 詳見)
紙黃金也是一種選擇據了解,實物金一般是由銀行自己委托制成的一定重量的金條,可用來收藏、饋贈,其保值效果比較好。而紙黃金就是個人憑證式黃金,它是目前“炒黃金”的主流,就是指黃金所有人所持有的只是一張物權憑證而不是黃金實物,它的報價類似于外匯業(yè)務,即跟隨國際黃金市場的波動情況進行報價,客戶可以通過把握市場走勢低買高拋,賺取差價。投資者的買賣交易記錄只在個人預先開立的“黃金存折賬戶”上體現(xiàn),而不必進行實物金的提取。紙黃金交易的特點有:可以節(jié)省實金交易必不可少的保管費、儲存費、保險費、鑒定費及運輸費等費用的支出,降低黃金價格中的額外費用,提高金商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即時帖 詳見)
投資避險不容忽視
關注細節(jié)快樂炒金“好消息”與“壞消息”對國際金價的影響。世界是運動的。各國經濟的發(fā)展也處于一個不斷運動的過程。在這樣的運動過程中,各種影響經濟發(fā)展的因素相互作用。作為黃金投資者,在強市或弱市中,一定要靈活把握“好消息”與“壞消息”,切不可搞教條主義。
要善于復雜問題簡單化。首先,弄清大勢,順勢而為。其次,掌握動態(tài),作好應對。
選擇質優(yōu)價廉的交易平臺。紙黃金和實物黃金的交易平臺,現(xiàn)在各家商業(yè)銀行都已搭建或準備搭建。
實物黃金應妥善保管。(娛樂網子 詳見)
買賣中要學會選擇黃金作為一種有著貨幣與金屬雙重屬性的貴金屬,人們都比較熟悉,但是許多人由于多種原因的影響,對于黃金投資卻并不是很懂,比如,有的人在投資黃金過程中顯得非常盲目,有買金幣的,也有買金條的,還有買賣紙黃金的,也有一些客戶購買黃金首飾用于保值,事實上,這些產品各有其特點,但并不都適合每一位投資者,有的產品也并不適合投資或保值。再比如,有的客戶對黃金投資的時點比較在意,希望能在一個相對較低的點位購買一些黃金用于投資,但在市場下跌的時候,他們生怕還會再跌而不敢購買,而在市場上升的時候,他們又覺得黃金價格漲得有點兒高了,也不敢買,這樣,許多人面對市場的漲漲跌跌始終不敢入市,更有一些投資者最終把握不住自己,買在了高點上,長時間處于虧損的狀態(tài)中。(北漂的羊 詳見)
以上由中證網博客版主施聰提供
本欄文章均源自博客,內容不代表考試吧觀點。如有稿費及涉文事宜,請與本版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