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直譯和意譯并用

  直譯和意譯是翻譯中最基本的兩種方法。在翻譯過程中,有時使用直譯法,有時使用意譯法,有時則兩者必須并用。例如:

  This was the last straw. I was very young:the prospect of working under a woman constituted the ultimate indignity.

  我再也無法忍受了。我當時很年輕,我要在一個女人手下工作,這對我簡直是最大的侮辱。

  “This was the last straw.”用的是直譯法,后面的部分用的是直譯法。這是典型的直譯與意譯并用。

  He drinks in all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which come to him in a fresh,ever-bubbling spring.

  他全部吸收了那些如同一股清新的、不斷涌出的泉水般流向他的詞語和表達方式。

  這個句子中前半部分用了直譯法,后邊的“come to him in a fresh,ever-bubbling spring”用了意譯法。

  一般來說,如果直譯能夠曉暢達意,則應堅持直譯,如果直譯不能完全達意則要采取一些補償措施,做一些必要的添加、刪除,甚至采用意譯手法。在翻譯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靈活機動,哪個方法效果好,就采用哪個方法,不可勉為其難。要擺脫不合理的條條框框,最巧妙、最精確地傳達原文內容,決不可隨意脫離或替換原文的意思。

  4.其他翻譯方法

  翻譯的基本方法,除了直譯法和意譯法外,還有其他幾種方法。對于一詞多類和一詞多義的句子可以使用詞義選擇法和詞類轉譯法;要使翻譯的語句通順、流暢,可采用增詞、減詞法和重復法;對于較長的句子,可采用分譯法;對于較短的句子,則可采用合譯法。

  (1) 詞類轉譯法

  英語和漢語所屬語系不同,構詞法和詞義表達的差別也很大,表達同一思想概念,所用詞匯的詞類不盡相同。要準確表達原作的內容,就必須改變原作的語言形式。在翻譯方法上,詞類轉換現象是很普遍的。

  漢語的特點是動詞使用的多,也比較靈活,有時一個短句子要用好幾個動詞。而英語句法多半是一個句子只能有一個謂語動詞,其他的動詞均需變成非謂語形式。另外,英譯法時還常有形容詞和介詞轉譯動詞的現象。例如:

  The giant lady with the torch has been welcoming people from many countries for a hundred years.

  手持火炬的巨大女神一百年來一直在歡迎著來自各國的人民。

  We are not content with our present achievement.

  我們決不滿足于現有的成績。

  (2) 詞義選擇法

  英漢兩種語言都有一詞多類、一詞多義的現象。首先要根據詞在句子中的詞類來選擇和確定詞義,再根據上下文聯系以及詞在句子中的搭配關系來選擇和確定詞義。

 ??He charged the man with picking the pocket.

  他指控這個人偷了錢包。

  If we charge it with electricity,it will become magnetic.

  如果充上電,它就會有磁性。

  How much do you charge a month for room and board?

  你每個月的食宿費用是多少?

相關文章推薦:

公共英語四級(PETS)短文寫作畫龍點睛 >>

PETS作文論說文模板之對立觀點式 >>

PETS作文論說文模板之單一觀點式 >>

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PETS)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