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CASIO杯翻譯競賽官方啟事、獎項設置等>>>

第12屆CASIO翻譯競賽官方海報>>>

《翻譯家村上春樹》內容簡介

對于村上春樹而言,創(chuàng)作和翻譯,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翻譯為創(chuàng)作提供養(yǎng)分,創(chuàng)作使翻譯更加靈動。因此,把“小說家村上春樹”和“翻譯家村上春樹”合二為一,才是一個完整的村上春樹。

《翻譯家村上春樹》以第一手資料為依據詳盡闡述了村上春樹的翻譯觀,講述了村上春樹的翻譯實踐,介紹了村上春樹的翻譯成果,并對村上春樹的翻譯名篇之一美國著名作家卡佛的《收集》進行了教科書式的點評,建立起村上作為小說家和翻譯家的立體造象,拓展和加深了讀者對他的全面了解和認知。全書語言親切,講述精彩,充滿了知識點,就像一股清泉獨辟蹊徑地流入了中國的日本文學研究領域,填補了村上春樹乃至日本文學研究及翻譯研究領域的空白。

《米紙日記》內容簡介(將于今年8月出版)

英國威爾士作家弗朗西斯卡?賴澤赫的《米紙日記》是一個從邊緣角度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故事。四個相互交織的敘述將軍事沖突對個人生活的破壞展現得淋漓盡致。1940年春,新婚不久的埃爾莎?瓊斯來到了香港的外國人社區(qū)。由于倍感孤獨、思鄉(xiāng)心切,埃爾莎在她的保姆林身上找到慰藉。隨著香港被日軍占有,埃爾莎和丈夫湯米被捕,并被拘留在臨時營地里,他們不得不專心于如何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生存的問題,埃爾莎和湯米的關系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隨著拘留生活帶來的精神壓力與日俱增,湯米的個人征程變成了一種深深陰郁的困擾,已然成為了自己的牢籠。小說最后一部分講述的是埃爾莎和湯米的孩子瑪里的辛酸歷程。1947年,當我們重新見到她時,她已經6歲了,正從遠東返回威爾士。對瑪里而言,營地生活是她所了解的一切。新家對她來說只是個冷漠而陌生的地方,充滿了她無法理解的迷題。當我們伴隨著她的步伐竭力創(chuàng)造出幸福的結局,我們懂了更多關于回家的悲與喜。

《外國文藝》雜志

《外國文藝》是一本以介紹當代外國文學為主旨的純文學刊物,逢雙月出版。主要譯介和刊載當代外國文學、藝術(包括美術、電影等)作品和理論,系統(tǒng)地介紹當代具有代表性的文藝流派,反映新的外國文藝思潮和動態(tài)。自1978年創(chuàng)刊以來,先后介紹了川端康成、薩特、勞倫斯、納博科夫、博爾赫斯、略薩等數百位重要作家,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的翻譯人才,推動了我國的文學創(chuàng)作,成為許多作家、讀者了解外國文學的一扇重要窗口,被公認為是我國一流的外國文學刊物。

新一期《外國文藝》(2015年第3期)聚焦法語科幻小說,邀請威爾斯利學院教授宋明煒、上海外國語大學法籍教師Boris Lopatinsky等撰文,介紹科幻小說的前世今生,以及法語科幻小說的發(fā)展歷程。同時介紹了在法語科幻史上舉足輕重的作家作品,如大羅尼《無限的航行者》、博爾達熱《寂靜戰(zhàn)士》、屈瓦勒《星際繁殖》等。此外還介紹了科幻電影的發(fā)展旅程,隱沒三十余載、重出文壇的澳大利亞作家伊麗莎白·哈羅爾,以及歐普藝術家布里吉特·賴利。該期結尾還刊登了本屆CASIO杯翻譯競賽的競賽原文,敬請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