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覺得自己的閱讀方法并不是很特殊,應(yīng)baby姐和貓貓兩位前輩們邀約,就在這里貼上了,希望能給被閱讀困擾的童鞋們一點借鑒。

  在說方法之前,我想強調(diào)一下,閱讀能力是靠多讀多練的,無論是閱讀速度、文章理解、還是答題方面。光練沒有方法,可能會變得事半功倍,但終究會有所提高,而且在找到方法后會閱讀會有質(zhì)的飛躍。反之,如果光有方法不練,到了考試的時候就很可能出現(xiàn)文章讀不進去,做題沒有耐心等情況,以致亂了pace,題目還答不對。

  我認為RC有3個階段:

  讀完之后不清楚到底讀了什么,句子里太多生詞,看完解釋才明白。對于這些同學(xué),閱讀弱與技巧關(guān)系不大,多讀多背單詞吧。

  閱讀的文章都能大概讀懂,但是做題的時候老是被干擾選項影響??傆X得差一點就做對了,但是總是做不對,尤其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排除到最后兩個選項2選1,然后糾結(jié)很久,選了錯的那個。

  閱讀,做題,無問題。過了上面那個階段RC幾乎就沒有任何問題了,再難的題目也別想難倒你。到了這個階段的同學(xué)一般RC都是verbal里最穩(wěn)的項目,無論在準確率還是pace方面。

  最適合我的這種閱讀法的,應(yīng)該是第二階段的童鞋,用這種閱讀方法可以很簡單的找到最終的正確答案。當然,這種方法也能提高處于第一階段的童鞋們的閱讀能力,就算單詞不夠,掌握了文章結(jié)構(gòu)也能做出不少題。但要想真正攻克閱讀,還是得提高詞匯量和閱讀量啊~

  好,切入正題!

  大到任何書籍,任何文章,小到任何句子,任何詞語,要想讀透,一定要知道弄清楚兩點:

  author’s intent [作者的意圖],

  writer’s craft [作者的手法]。

  為什么?因為弄清楚這兩點之后,你就變成作者本人了。

  意圖是你動筆的目的,手法是你為了傳達你動筆的目的所用的詞、句、例子、理論、邏輯、引用、等等。

  你會發(fā)現(xiàn)GMAT閱讀的考題里,問到的問題大多數(shù)都是這樣的類型:

  作者為什么寫這篇文章?

  作者為什么舉這個例子?

  作者引用這段話的目的是?

  你可以推測作者認為xyz?

  文章里高亮的作者的這句話在整篇文章里的作用是?

  ……

  由此可見弄懂作者的意圖和手法對做題是多么重要。

  隨便打兩個簡單的比方。

  如果一段話這么寫:

  觀點1……例子……觀點2。

  作者的意圖是什么?

  肯定是支持觀點1,觀點2和觀點1一定是同一戰(zhàn)線上的,只不過是對觀點1所作的延伸。

  我是怎么知道作者的這個意圖的呢?

  因為作者用了例子這個手法。在觀點1和觀點2之間,舉個例子作為觀點1的支撐,并作為把觀點1和觀點2聯(lián)系起來的橋梁。

  (類似寫法:OG13 第380頁第一段話)

  現(xiàn)在,如果一段話這么寫:

  觀點1……觀點1的邏輯……轉(zhuǎn)折(觀點2)……例子……觀點3。

  作者的意圖是什么?

  肯定是指出觀點1邏輯上的問題,并且支持觀點2。

  我是怎么知道作者的這個意圖的?

  因為作者的手法!因為作者一把觀點1的邏輯寫出來,馬上就做了個轉(zhuǎn)折,說明觀點1的問題一定出在它的邏輯上,這也就是觀點2的內(nèi)容。接著作者舉例,這個例子肯定是用來證明觀點1邏輯上的錯誤(證明觀點2),進而支持觀點3的。

  (類似寫法:OG13 第386頁)

  想想如果是你自己寫文章,是不是也得這樣寫?!

  這樣你還能順藤摸瓜,想到接下來文章作者要繼續(xù)寫的話,是不是應(yīng)該拓展觀點3的某些方面?這有助于對下段的理解。

  GMAT很可能會這么考你:

  觀點1[考點:作者對觀點1持什么態(tài)度]……觀點1的邏輯[考點:我們可以推測這句話說明什么?]……轉(zhuǎn)折(觀點2)[考點: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例子[考點:作者舉這個例子的作用是?]……觀點3[考點:我們可以推測作者認為……?]。

  像這樣的考題,只要你清楚作者的意圖和手法,就完全不在話下。

  這種以弄懂作者的意圖和手法為目的的閱讀法,好處在于:

  排除選項速度快:你的思路就是作者的思路,那么不符合作者思路的迷惑選項,都能秒排(幾秒鐘之內(nèi)排除)。

  做題定位準:因為知道文章每句話的作用,即使讀得不是很細致,考題一出馬上就可以知道準確定位在哪里,沒讀仔細的可以立刻重讀。

  正答把握高:一對比原文和排除后的最終選項,瞬間可以確定正確與否,沒有疑慮。

  這種閱讀法如果用得好,閱讀正確率可以達到99%以上,做題的速度可以達到每題都在30秒以下,可謂快、準、穩(wěn)。自己用這種方法,OG,verbal分冊,和prep里的題目(一共大概500來道),只有一道題是真正做錯的。其它錯誤都是因為題目沒仔細讀好,粗心錯的,但總體來說正確率依然在95%以上。這么一想應(yīng)該是非常好用的方法,歡迎大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