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口經(jīng)驗談 口譯實務高分需過6關
? ? 我是去年11月參加的二級口譯考試的,《口譯綜合能力》:82分;《口譯實務》:76分,我個人對這個成績還是很滿意的。現(xiàn)在分享一下我的考試經(jīng)驗,希望對廣大考友有所幫助。
? ? ?我是英語專業(yè)的,英語基礎還不錯。去年3月考完專八后感覺良好,于是馬上報名了CATTI二級口譯,準備5月份一舉拿下二口證書。兩個月的時間,我大致的翻了一下教材,覺得還行?,F(xiàn)在想想真是眼高手低、“無知者無畏”,呵呵??荚嚱Y果當然是鎩羽而歸,綜合能力還能勉強及格,口譯實務就有點慘不忍睹了。通過這次考試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聽力好+口語好≠口譯好。能聽懂CCTV-9的“Biz China”的大有人在,但是如果能完美的口譯出來,寥寥無幾。
? ? ?5月份的考試對我的打擊挺大的,自己在英語方面的優(yōu)越感一下子變成了自卑感。于是從5月中一直到11月中,我一直在苦練口譯,還報了策馬的暑假口譯班。這段時間我平均每天的學習時間達到12個小時,現(xiàn)在總算修成正果了。
? ? ?考試時間是一天,上下午各一門。綜合能力比較簡單,跟一般的四六級考試題型差不多,只是多了一個summary,就是聽一篇文章然后寫概述,這個不僅考察聽力,還考察概括總結的能力,一般來說問題不大。
? ? ?實務才是關鍵,我發(fā)現(xiàn)身邊好多朋友主要是實務通不過。實務會放4篇文章,2篇英文,2篇中文。每篇15分鐘,約每分鐘停頓一次,然后你就開始翻譯,磁帶會錄下你的聲音(翻譯的時間足夠),考官會根據(jù)你的錄音進行評分。 通過這兩次口譯考試,我得出的經(jīng)驗是:口譯是個體力活,口譯考試同樣是個體力活。除非你有很好的口譯基礎,不然的話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我總結為下面“六關”,這六關都通過了,口譯考試就一定能搞定。
? ? ?首先是聽力關,聽力是口譯的基礎。這就不用多說了關于這方面的材料也挺多的,網(wǎng)上一堆一堆的。我的建議是經(jīng)常聽“Biz China”,它的內(nèi)容略難于二級考試。
? ? ?其次是速記關,速記是口譯的前提。聽懂了100%,記下來50%,你還是不可能及格的。(這方面我下了血本,不僅是時間成本,還有金錢成本,但是現(xiàn)在看來還是值得的,這是我在策馬的重要收獲之一。)當然,我看到有人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速記方法,別人的習慣并不一定適合于你。這種說法我不反對,但也不支持,因為等你創(chuàng)造一套出來之后,黃花菜都涼了。我們班上學的好像是外交部翻譯室使用的一套已經(jīng)成型的筆記法,我已經(jīng)基本上能熟練使用了,感覺還不錯,當然在使用的過程中,也會按照自己的習慣,對某些細節(jié)做一些修改。
? ? ?第三是表達關,表達是口譯的實質(zhì)。聽眾(考官)要的不是你聽的如何,不是你的筆記如何,而是你表達的如何。一般英譯漢沒有問題,但是漢譯英就問題大了。表達能力是一種素質(zhì),需要長期鍛煉的,主要是邏輯思維和概括能力的鍛煉。
? ? ?第四是心理關,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是做好口譯的重要保障。因為《口譯實務》是現(xiàn)場錄音的,這種考試比較特殊,很容易就緊張起來了,一緊張就張口結舌,然后是面紅耳赤,然后就是一片混亂,然后就是。。。。。。。。掛了唄。(這方面我比較有優(yōu)勢,因為在策馬的課堂上我很積極,經(jīng)常到講臺上現(xiàn)場翻譯,增厚了我的臉皮,也鍛煉了我的心理素質(zhì)。)實務考試中,每一段錄音結束后考生翻譯的時候,開始大家都是很大聲音,可是后來不斷有人停止了翻譯,聲音就越來越小,越來越小,我懷疑很多人就不敢厚臉皮繼續(xù)翻下去了。我才不管呢,哈哈哈哈。
? ? ?第五是知識關,豐富的知識面是口譯的有力支持。因為二級口譯考試選題范圍很廣,包括政治、經(jīng)濟、文化、外交、工業(yè)、農(nóng)業(yè)、國情、法律、旅游等等領域,這就要求我們擴大知識面,最起碼要掌握這些領域的一些常見、高頻詞匯。
? ? ?最后就是練習關了,刻苦的練習才是口譯考試取勝的法寶??谧g實際上是一種技能,“技”就是技術,技術是可以短時間從書本、從前人那里學得的;而“能”是一種能力,需要在實踐中獲得,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體會。練習的時候,要循序漸進,開始30秒,然后1分鐘....2分鐘....一定切記要錄音,切記!切記!一定會“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的,哈哈。
? ?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經(jīng)驗了,希望對廣大考友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