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高校畢業(yè)生 工作一年后通過中級
作者:滬江學員
來源:滬江部落
2015-07-24 16:04
本人背景:985高校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1年(開始學BEC是畢業(yè)3個月的時候),工作中完全沒有用英語的時候。
大學四年幾乎沒怎么學英語,靠高中老底和突擊四六級都是低分飄過。
口語退化到張嘴說不出話,只知道蹦單詞。
大學四年幾乎沒怎么學英語,靠高中老底和突擊四六級都是低分飄過。
口語退化到張嘴說不出話,只知道蹦單詞。
?
學習BEC動機:
還想實現(xiàn)出國留學的夢,想提高英語,但是托福、雅思的應(yīng)試因素太高,而我想提高的是英語的硬實力,所以看了看這些英語考試的性質(zhì),覺得BEC很靠譜。
還想實現(xiàn)出國留學的夢,想提高英語,但是托福、雅思的應(yīng)試因素太高,而我想提高的是英語的硬實力,所以看了看這些英語考試的性質(zhì),覺得BEC很靠譜。
選擇級別:
在滬江網(wǎng)校上選課的時候,我第一反應(yīng)是有點“自不量力”地想直接選高級的,但是一看中級課程的適合對象上寫著“大學英語四級基礎(chǔ)”,想想自己500出頭的分數(shù),覺得還是中級更適合一些。然后就報了講道理(Dolly)老師的新版BEC中級和Zhoya老師的老版BEC高級的打包班。不過最后關(guān)班的時候,高級的課程我只學了一點點。
學習和報考:
其實我13年9月就開始學中級的課程了,但是因為平時要上班,上課只能用業(yè)余時間和工作比較閑的時間。如果工作上很忙或是要加班,就會落下課。所以中級60+節(jié)課,我一直到14年4月底才學完。
原本打算報14年3月份的加試的,新年的時候估算了一下時間,覺得學完課程再加復(fù)習和做題,而且只能用下班后的時間靜下心來做這些事,時間真的很緊張。所以就決定報5月31號的中級了。
備考材料:
BEC中級學生用書第三版(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
BEC中級寫作必備手冊 (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
新編劍橋商務(wù)英語口試必備手冊中高級(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
BEC中級真題集 第三輯 (人民郵電出版社)
BEC中級真題集 第四輯 (人民郵電出版社)
備考過程:
我4月底學完的滬江上的BEC中級課程,想著只有5月一個月的時間備考了,心里特別急,因為有大量的筆記,手里也有一些備考書,但我的聽說讀寫都不太好,一時間特別抓不住頭腦。所以一開始就只是總結(jié)總結(jié)筆記上的單詞、語法、寫作之類的知識點,看看寫作必備手冊,總結(jié)總結(jié)不同寫作題型要用到的句子。就這樣輕強度地過了兩周。
我真正的備考階段只有最后這兩周時間。猛的一下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5月十幾號了,兩本真題集都沒動!
盡管手頭的總結(jié)工作還沒完成,但來不及了,我決定直接刷題。
對于上班族來說,白天是絕對不能在工位上做題的,因為領(lǐng)導(dǎo)經(jīng)常會來巡視,而且上班時的各種干擾根本就靜不下心來。
而如果下班回家之后再復(fù)習,就我每天回家后的精神狀態(tài)來說,幾乎是不可能打起精神做題的。
所以我每天到下班時間后,就先去吃個晚飯,等回辦公室后周圍的人都走差不多了,正好有個安靜的環(huán)境。
最后兩周,第一周做完第3輯,第二周做完第4輯。時間表是這樣的:
周一-周四:一天一套題;訂正答案;
周五:寫作練習(做網(wǎng)上找來的第二輯真題的寫作題)
周六周日:寫作練習、聽力聽寫、練口試第二部分
由于時間緊迫,我強迫自己周一到周四,一天一套題。每天下班后先閱讀、再寫作,回到家后做聽力,睡前訂正答案。
一開始做真題的時候發(fā)現(xiàn)實在是太難了。我閱讀要做2小時,聽力最多只能對一半,寫作只能仿寫。但是沒有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做下去。好在第一本真題快做完的時候,對做題的節(jié)奏有一點數(shù)了,時間就加快了很多。
對于短時間提高閱讀和聽力,我覺得訂正答案是一個特別重要的過程,訂正過幾次你就會了解BEC考試的出題思路。其實做題成績不好,很多時候不是因為題難,而是對出題的風格不熟悉,這樣找不到答案,自然錯得多。我訂正答案是在每天的睡前,把閱讀和聽力錯的題在原文中找到答案出處,用紅筆畫出來。每天總結(jié)一小下,第一周過后,我就已經(jīng)總結(jié)出規(guī)律了,后面再做題,閱讀的時候就能大概感覺出哪句就是答案出處。
平時上班的時候會偷閑在滬江上看一些備考指導(dǎo)帖,看得越多,就覺得越了解BEC考試,也就更有信心去應(yīng)戰(zhàn)了。
?閱讀部分:
閱讀其實每個Part一開始的提示中都會告訴你該文章的主題,這個主題和文章標題聯(lián)系起來,你就會大概明白文章將要講什么,有助于你后面閱讀過程中的理解。
我對Part1-3有一點心得,就在這里分享一下。
閱讀Part1:
總得來說,答案大多會出現(xiàn)在每段的中后部,而且是一句比較隱晦、無關(guān)緊要的話。BEC考試的精髓就是替換同義詞,我做題時經(jīng)常會遇到一句話,讀不懂意思,但感覺就是答案,這時候我就會找這句話中有沒有單詞是題干中某個詞的同義詞,如果是的話,八成錯不了。
第一部分加上示例題,總共8道題,如果你看真題答案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答案分布很平均,ABCD各兩個。所以如果這部分還差一道題,但答案模棱兩可,那不妨就大膽猜那個其他7道題中只被選過一次的答案吧!
閱讀Part2:
這個部分我都是放在最后做,如果計時1小時,到了這里幾乎就只剩下幾分鐘了,根本沒時間讀完全文。不過快也有快的方法:
首先我會看原文中的標題、每段第一句,大概明白原文所講的范圍。
然后把選項中的句子都讀一遍,把代詞(this that he his she her it its等)、人名、表示邏輯關(guān)系的詞(如however thus because though等)、句首的副詞(如fortunately、Obviously這樣的)畫下來。
然后讀每個空前后的句子,把它們和選項句中畫出的代詞、邏輯關(guān)系相聯(lián)系一下,找出那個最有可能有關(guān)聯(lián)的句子,要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覺。
閱讀Part3:
這一部分我覺得是閱讀考試中最簡單的,因為出題是按照文章的順序來的,而且一題對應(yīng)一個段落,答案是肯定會在文章中出現(xiàn)的。答案范圍這么小,找到它一定不難。
其實閱讀即使做不完,得分率也會很高的。我是到快考試了才知道閱讀共有45道題,但滿分是30分。也就是說,即使你有15題都沒來得及做,只要你前面30題做得質(zhì)量高,也有可能拿滿分。15分的緩沖真的是太好了?。∷蚤喿x一定要先做簡單和單位時間內(nèi)產(chǎn)出率高的題型。我的順序是3-4-5-1-2。
?聽力部分:
聽力對于我來說真的是好難,尤其Part2,完全聽不出答案啊。
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并不是聽不懂,而是因為之前我參加過的英語考試,不論是高考英語、大學四六級還是雅思,那些聽力題型的方法幾乎都是看問題的時候,就知道一會兒要在聽力中應(yīng)該重點聽什么,而這種靠聽關(guān)鍵詞來判斷答案的方法在Part2這種抓大意的題型中根本不好使。
如果說傳統(tǒng)考試的聽力是要把注意力放在題干上,那么BEC聽力Part2則是要把注意力全放在聽上,使勁聽每一段獨白,理解這段獨白的意思,聽到了疑似答案也別急著下定論,因為后面可能就跟著But或者However,而這往往就是答案。
有的時候,從聽到的字面上是看不出答案的,需要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自己稍稍提煉一下。
還有就是,當聽到和某選項中一模一樣的詞,這個選項八成不是答案。如果聽到和某選項中有近義或同義的詞,那么這個選項很可能是答案。
除了做題方法,聽力提高最重要的還是多聽。我每天晚上做完題后,會把當天做過的聽力音頻存在手機里,主要是Part2和Part3的。然后上下班路上、午餐排隊還有休息的時候就會聽一聽,不要像聽音樂那樣不過腦子,而是使勁往里聽,使勁理解。周末的時候,我還會對Part2和Part3部分聽聽寫,不要逐字逐字地聽,而是聽完一句之后,寫下來,再復(fù)聽修正這句的錯誤。
?寫作部分:
寫作應(yīng)該是BEC考試里最簡單的一部分了。多讀讀真題輯中Band4和Band5的范文,還有課本里面的課文,最重要的是明白每類文章的結(jié)構(gòu),知道結(jié)構(gòu)了就知道如何去組織語言了。
寫作Part1:
通常是寫一篇短Email,應(yīng)該是3句話搞定的。
第一句——大多是道明寫作目的(I am writing to ... );
第二句——交待清楚事情的真相;
第三句——希望對方采取的行動;
每一句中都有固定的幾個句型的,只要這個套路弄熟了,Part1在5分鐘內(nèi)搞定不是問題。剩下40分鐘的時間留給Part2。
寫作Part2:
我看了下兩本真題的8套題,6篇Report,2篇Letter,不難看出Report占的比重非常大,所以我備考的時候,寫作重點是在練習Report上。
中級課本上有一頁專門講了Report的結(jié)構(gòu)(或者說是模板),如果你寫作水平一般,這個格式可是黃金御用結(jié)構(gòu)!還是那句話,有了結(jié)構(gòu),再多分析分析真題范文和課文,就知道怎么去寫了。
Letter我沒有特別準備,只是寫了真題上出現(xiàn)的那兩篇Letter,讀了讀范文和課本中的一些重點Letter(訂單類、詢問信息類、回復(fù)信類)。
總結(jié)一些在文章結(jié)構(gòu)的某處固定出現(xiàn)的句子很有必要,比如Report的Introduction部分:This report aims to ...;比如Email中希望對方采取的行動:Would you please ...;比如訂單Letter中表示附件的句子:Please find enclosed brochure outlining our range of services and prices.等等。這些固定的句子熟了,考試時就不會因為想句子該怎么寫而浪費時間了,可以把更多的時間放在組織補充信息上。
?口試部分:
說實話,我口試部分準備得很少,但仔細剖析三個Part的題目,不難發(fā)現(xiàn),只要你會對某一個問題說出你的觀點+一句理由,就可以蒙混過關(guān)了。
Part1,考官問你一個問題,你需要給出觀點,再加個理由。
Part2,1分鐘的時間做個Mini-presentation,而且還要分三段,分在每一段的時間只有20秒,所以你的每一段只夠講出觀點,再加一句理由(或例子)。
給出觀點有幾個萬用句型:When talking about xxx, I think it's important to yyy. When considering aaa, bbb does matter. When doing mmm, nnn is the first thing to be considered.
Part3,和別人討論時也是給出你的觀點,再加一句理由。再加上提前背一些把控進度的句子(比如We are going to [把題干說一遍], and our first task is to [把task1說一遍].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it?還有Let's move on to the second part, [把task2說一遍]),你的分數(shù)一定棒棒噠!
考試心得:
我是14年5月31日考試的,考試那天北京巨悶熱。我所在的那個考場只有一臺空調(diào)柜機,我所在的位置在窗邊被曬著不說,而且還是空調(diào)管轄范圍的死角。所以閱讀還沒結(jié)束就中暑了,最后的Part2是大概蒙的。
寫作的時候腦子一片空白,感覺發(fā)揮的還不及平時的一半,不過基礎(chǔ)分應(yīng)該是能拿到的。
到聽力的時候一度兩眼發(fā)黑,我扶著腦袋使勁使勁聽。你以為BEC聽力考試都是英音嗎?你錯了,我就撞上了英美混雜!Part3是一個英國女采訪一個在英國工作的美國男,你說我備考BEC好不容易適應(yīng)高大上的英音了,結(jié)果一時間英美混雜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總之,上午的筆試完后,我感覺糟糕透了。吃午飯的時候一度想quit掉下午的口試。但又覺得既然都已經(jīng)來受罪了,為何不體驗到底呢?(萬一過了呢,呵呵呵)
考口試的時候,缺考的人真的相當多啊,上午滿滿一教室50個人,到了下午只剩十來個了。由于我的姓氏首字母是Z,而且名字排在我后面有很多缺考的,所以很悲劇地進入了“最后三人組”。我那個考場(北京 首師大考場)的考官真的是嚴卡時間,我Part2還剛剛說完第二段,第三段還沒開口呢,她就讓我不要說了。到Part3討論的環(huán)節(jié),原本應(yīng)該討論3個task,我們剛剛說完2個,考官就讓我們結(jié)束了,連最后問問題的環(huán)節(jié)都省了。頓時覺得好水呀...(可能考官也在趕時間)
考過后的心情很輕松,畢竟體驗了一把。還有就是本來最沒把握的口試反而感覺最好。當時想肯定過不了,就連B1都可能達不到。安慰自己這次就算是試水吧,當做是給考高級積攢經(jīng)驗。
7月份查分,抱著試試看的心情點開網(wǎng)頁,當我看到“等級:C”的時候,第一反應(yīng)就是:“老天你耍我呢吧?哈哈哈哈,謝啦!”
?
想了解更多詳情請戳這位同學的部落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