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孩子少小離家,遠赴重洋。許多低齡學生的家長雖然支持留學但心中依舊充滿憂慮: 在國內(nèi)上高中還是直接去澳大利亞就讀高中?選擇男女分校還是男女同校?是否需要家長陪讀?國內(nèi)高考成績在澳大利亞大學接受情況如何?本期《滬江專訪》請到澳大利亞教育領事徐佩儀,為低齡留學生的家長們解解惑。

【本期人物】
徐佩儀? ? ? ??
澳大利亞駐上??傤I事館教育領事

?

澳大利亞上高中的升學優(yōu)勢

在國內(nèi),許多家長和孩子都在糾結(jié)是否該直接去澳大利亞上高中。徐佩儀領事結(jié)合自己之前在悉尼大學工作時的觀察發(fā)現(xiàn),那些從高中起就在澳大利亞本土念書的學生,進入大學后往往很快且很容易地適應澳大利亞大學的環(huán)境。但是那些在國內(nèi)完成中學教育后再來澳大利亞念大學的國際學生,他們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適應,其中最顯著的差別當屬語言能力。徐佩儀領事說,這與澳大利亞中學與大學不同的教學制度密切相關(guān)。在澳大利亞的中學教育階段,學生都會遵循學校嚴格的規(guī)定,從上午到下午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必修課程,下課再選擇一些課外的活動。在中學的一整天,學生需要和周圍的同學、老師不斷地交流,那也就意味著學生一直有機會練習英文。而正是這些課堂內(nèi)外的英文使用,會迅速提升留學生的英文水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2-3年后,這些國際學生的英文水平將接近當?shù)厝?,在英文能力上可以說得到了質(zhì)的飛躍。而進入澳大利亞的大學,那兒的制度就不那么嚴格了。學生可能只需要去聽課或者接受個別輔導,而其他時間往往自己一個人學習或者是與來自同一個國家的同學一起學習。除非這些學生愿意走出自己的圈子,和來自不同國家、和澳大利亞當?shù)氐娜硕噙M行交流否則他們的英文能力將遠不如高中就讀澳大利亞本土學校的學生。

澳大利亞中學推崇“學”非“教”

正如東、西方的教育始終存在著差異化,在澳大利亞,學校更加推崇“學”而不是“教”。徐佩儀領事說,很多人都認為教育關(guān)鍵在于“教”,但倘若我們想得更深一層就不難發(fā)現(xiàn),在“教”與“學”中還是有一定鴻溝的。“教”是對于教師而言,而“學”則是對于學生而言。教師在傳播知識和觀點的同時,學生是否能吸收又是另外一回事。因此澳大利亞的中學,開設了許多自學課程作為“教”的一部分,學生需要主動思考和發(fā)現(xiàn)可能的學習渠道。比如,圖書館就是一個很好的資源,那兒有許多你可以參考的材料。此外在數(shù)字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上也可以找到許多資料。徐佩儀領事同時強調(diào),澳大利亞中學對學生的考評方法并不是只注重考試這么一種形式,中學教育更重視學生持續(xù)的學習,因此還會提供很多考評方法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可以就一個話題開展獨立的研究項目,通過獨立研究、分析、寫報告到最終匯報演講,這個過程就好像是一個微型的博士階段課程。此外,澳大利亞中學強調(diào)學生不應只重視自己獨立的學習能力,而且要學會與其他同學的合作,因此澳大利亞中學還有小組作業(yè)的形式。通常3-4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這個小組的分數(shù)就是團隊成員的最終成績。因此可以看到,澳大利亞的中學教育希望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一個全方位多面發(fā)展的人,包括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批判性思維的能力,與他人合作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這些都是在他們未來的生活和就業(yè)中尤為重要的。

下一頁:為低齡留學生家長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