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考點:麥克馬洪線問題
來源:互聯(lián)網
2005-01-20 09:47
1913年10月,在印度北部西姆拉召開的一個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中國政府的代表、英國政府代表及英印政府人員和中國"西藏地方"的代表,主要討論中國和(英屬)印度的邊界問題。由于(袁世凱)北京政府忙于征討南方的革命力量(孫中山的"二次革命")和各方意見分歧,根本談不成什么協(xié)議。其實,協(xié)議只不過是英國將攫取到手的權益合法化的形式而已,何況英國侵略我國西藏地方的野心根本就不受什么協(xié)議的束縛。在1914年的3月24日,(英)印度殖民政府外務大臣享利·麥克馬洪(英國政府代表)竟背著當時與會的中國政府代表,私自同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換文的方式炮制了所謂的"中印邊界線",即"麥克馬洪線",這條分界線與此前國際上習慣認定并在各種官方(包括英國)出版物和地圖上一直沿用的分界線不同,它大大向西藏縱深推進,把原本在西藏境內資源最豐富的九萬多平方公里劃進了大英帝國的印度殖民地,將中國西藏地方歷來有效行使統(tǒng)治權的地方向北壓縮了一百多公里。
正是由于這種將國家領土的私相授受,歷屆中國政府都不承認這條線的合法性。而英國人在西姆拉會議之后二十年時間,出于擔心合法性不足,一直沒敢公開宣布這個"條約",也沒有在英國出版的地圖上改變中印邊界的傳統(tǒng)劃法。?
來源:清華大學附屬中小學網校?
正是由于這種將國家領土的私相授受,歷屆中國政府都不承認這條線的合法性。而英國人在西姆拉會議之后二十年時間,出于擔心合法性不足,一直沒敢公開宣布這個"條約",也沒有在英國出版的地圖上改變中印邊界的傳統(tǒng)劃法。?
來源:清華大學附屬中小學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