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曝光大品牌力度空前:家樂福麥當勞中國電信上榜
昨天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Protecting Consumers' Rights),在昨天的央視3.15晚會上,央視對多個行業(yè)不為人知的內幕進行了曝光,麥當勞、家樂福等跨國巨頭榜上有名(on the list),同時還對中國電信多地分公司為垃圾短信提供發(fā)送通道牟利(making profit)的行為進行揭露。
麥當勞舊貨換新裝? 衛(wèi)生狀況遭質疑
昨天晚上,晚會對麥當勞后廚的“展現”讓消費者大吃一驚。該公司“品質參考手冊”(Pocket Guide)要求生菜、黃瓜片、芝士片在操作臺上的保存時間是2小時,薯條炸制后保存時間是7分鐘,各種煎、炸肉制品制成放入保溫箱后也規(guī)定了不同的保存時間(food preservation)。這些精確到分鐘的規(guī)定,是為了保證麥當勞食品的外觀、口感和衛(wèi)生質量,但真實情況究竟怎樣呢?
在北京三里屯的一家麥當勞餐廳,暗訪記者(reporters for secret investigation)發(fā)現,已經存放了4個多小時的芝士片開始發(fā)干發(fā)硬、顏色變深,但仍被員工用于制作早餐的吉士蛋漢堡。一批原本22時20分就該到期的香芋派,員工甚至干脆直接將包裝更換成新的,重新寫上時間待售(for sale)。一個包裝袋里的生牛肉餅不慎翻落地上,沒有經過任何處理(without any treatment),又被放進袋子中備用。
家樂福被曝“返包”銷售過期食品
在今晚央視3.15晚會上,這家知名的跨國零售連鎖巨頭(global retail chain gaint)以次充好,并將過期食品重新報裝銷售的行為遭到曝光。位于鄭州市花園路國貿360廣場的家樂福店里,每天晚上臨近營業(yè)結束時,柜臺里沒賣掉的、保質期只有幾天的盒裝鮮肉產品,售貨員會將其包裝拆除,分類裝袋(sorting and bagging),送到柜臺后面的冷鮮庫保存。第二天,早班的售貨員會從冷鮮庫中將這些肉取出,重新包裝(repacked),重新打上包裝日期;而一些保質期較長的羊肉卷之類的冷凍肉品(frozen meat), 售貨員每隔幾天也要改換新的包裝和標簽。
中國電信成垃圾短信推手
今年的央視“3.15”晚會再次對垃圾短信(SMS spam)現象進行調查。據央視調查,發(fā)送垃圾短信的號碼往往不是手機號碼,而是以0769,0751開頭的固定電話號碼。由此,中國電信利用退市的小靈通號碼發(fā)送垃圾短信牟利的內幕浮出水面(emerged)。
央視暗訪發(fā)現,廣州電信、上海電信、隨州電信等多地電信分公司都在經營垃圾短信的業(yè)務,利用電信通道群發(fā)(bulk SMS through telecom channel)垃圾短信的現象在這個行業(yè)已經相當普遍,并且電信的通道“移動的號碼能發(fā),聯(lián)通的號碼也能發(fā)?!?/p>
招行、工行員工出售個人信息牟利
近年來,個人信息泄漏事件(personal information leakage)時有發(fā)生,而這也直接造成了許多銀行儲戶賬戶屢屢失竊,牽涉其中的銀行包括招商銀行、工商銀行、農業(yè)銀行等。據央視3.15晚會報道,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風險管理部貸款審核員(loan verifier)胡斌就曾向作案人出售個人信息300多份。中國工商銀行客戶經理曹曉軍,也通過中介向作案人提供了多達2318份個人信息,而他正是通過工行跟銀行接口的征信查詢系統(tǒng)(credit reporting inquiry system)查詢到了大量的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