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階段中國教育與歐美國家確實存在著很大一段差距,這也是為什么每年出國留學的人數(shù)在不斷攀升,今年更有破70萬人的記錄,其中有近36萬人去了美國。今天滬江小編來說說孩子多大去美國留學比較適合?
其實關于這個話題大家給出的答案從側面反映出每位家長的受教育背景:
  一種是在國內完成從小學到大學到研究生教育的家長更傾向于讓自己的孩子接受國內的基礎教育,認為從小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國內教育的小學階段恰恰是孩子養(yǎng)成教育的最關鍵的時期,這些家長是不能接受放羊式的放養(yǎng)。并且因為自己沒有在國外的生活經(jīng)歷所以不放心孩子出去讀書,如果家長能夠陪同會減輕這種擔心。
  另一種是有在國外接受教育經(jīng)歷的家長會傾向于讓孩子早點出去,他們自己切身體會了國內傳統(tǒng)教育和歐美教育之間的差距,并認同歐美的教育理念。想讓孩子更早的接觸歐美文化,只有早去,孩子才能真正的融入到當?shù)氐纳鐣L大后在歐美更好的發(fā)展。
  總結今天的討論觀點:有3個時間結點是比較適合送孩子出去接受教育的
  一個是幼兒園階段,從小接受歐美教育,將來在歐美扎根生活發(fā)展,參與歐美國家的政治生活。更適合移民家庭。
  一個是初中階段,在國內接受完整的小學教育,培養(yǎng)學習習慣,打好中文聽說讀寫、數(shù)學功底,初中最晚不要晚于初二,去美國可以完成一個完整的高中四年教育,對申請大學很有幫助。晚于初中階段,孩子的語言接受能力和文化的融合會更加困難。如果有綠卡會幫助孩子在美國申請到更靠前的排名學校,并且有利于畢業(yè)后在境外的發(fā)展。
  一個是大學階段,如果中學階段都選擇在國內讀,那就在完成高一課程后,開始著手準備各種英語考試,如SAT,ACT等,在高二階段開始申請去國外讀大學和研究生。但弊端就是這個階段出去能夠申請到排名前30的大學的概率極低,因為歐美國家對國內傳統(tǒng)教育培養(yǎng)出出來的學生在能力上不認可,曾經(jīng)的MIT面試官說過一句話,你的成績很好,但不具有我們所需要的能力。在大學階段出國讀書最大的問題就是各種不適應,一般大學階段在國外接受教育尤其是歐美國家畢業(yè)后受簽證影響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每年90%的本科和研究生都主動成為了海龜,讓留學的信價比不斷降低。
  給孩子做規(guī)劃前我們要做兩件事:
  一.先給自己補充知識,了解更多的資訊才能做判斷;
  二.了解自己的孩子,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和判斷能力,和孩子一起更早的做出選擇和規(guī)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