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曙明認為,寫作和口語是中國學生的瓶頸所在。很多學生在考完后往往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寫得很流暢,也沒有單詞和語法錯誤,拿六分不成問題,但是成績出來后就大跌眼鏡。他們經常抱怨雅思考試太難了。

“其實不是雅思要求太高,而是中國傳統(tǒng)英語教育對學生的要求太低了。他們只要求中國學生寫作的時候正確就可以了,但雅思作為一個世界性的考試,不僅僅要求正確,還對語言的藝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

對于如何提高語言的藝術性,趙老師的建議是寫作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多樣性,多用一些新鮮的詞語,句型結構也要多變。同時句子間要多用連詞,也要多運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方法。

他還指出,思路不開闊、跑題、論述太武斷是中國學生常犯的毛病。其實外國人很不喜歡說話太主觀,無論是口語還是寫作的時候,論述一定要有觀點,并且講求事實,多角度思考問題,而不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雅思考試專家陳文清則指出,要提高口語分數(shù),學生首先要掌握雅思口語考試的評分標準,從流利程度、連貫程度和準確性等多個方面來自我審查。寫作則要多看范文,多思考,注意觀點的積累,同時要把握住考試的趨勢。他提醒考生,今年雅思考試流程圖、示意圖等題目出現(xiàn)的幾率非常高,很多考生普遍反映比較難。

“其實寫作方法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學生可以多研究相關題目,從范文中了解有關答題技巧?!标愇那灞硎?。

聽力:要“有所不答”

對于聽力考試的準備,陳老師認為學生最應該了解題型和出題原則,以及抓住細節(jié)的能力。與傳統(tǒng)的聽力考試不同,雅思的聽力很喜歡考察細節(jié),特別是電話號碼、人名、地名等,考生可提前加強有關詞匯的累積和訓練。

答題技巧方面則要掌握“有所不答”的原則。聽力考試往往第一二部分相對容易,而第三、尤其是第四部分相對較難。這時候考生可在保證一二部分的容易題目的準確性的前提下,適當放棄部分難題。

至于閱讀,他的建議是學會略讀和跳讀,特別學會從狀語、定語等部分尋找有關信息。

最后,趙曙光建議學生如果有機會還是可以參加一些培訓班,很多機構在考試經驗、應試技巧以及趨勢預測方面都更勝一籌。不過他強調,最重要的還是語言學習本身,不要過多迷戀技巧而忽視了基本功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