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托福聽力】背景知識介紹 Part II
神經細胞的基本構造
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可分為胞體和突起兩部分。胞體包括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突起由胞體發(fā)出,分為樹突(dendrite)和軸突(axon)兩種。樹突較多,粗而短,反復分支,逐漸變細;軸突一般只有一條,細長而均勻,中途分支較少,末端則形成許多分支,每個分支末梢部分膨大呈球狀,稱為突觸小體。在軸突發(fā)起的部位,胞體常有一錐形隆起,稱為軸丘。軸突自軸丘發(fā)出后,開始的一段沒有髓鞘包裹,稱為始段(initial segment)。由于始段細胞膜的電壓門控鈉通道密度最大,產生動作電位的閾值最低,即興奮性最高,故動作電位常常由此首先產生。軸突離開細胞體一段距離后才獲得髓鞘,成為神經纖維。
神經細胞的功能
神經元的功能:神經元的基本功能是通過接受、整合、傳導和輸出信息實現(xiàn)信息交換
腦是由神經元構成的,神經元群通過各個神經元的信息交換,實現(xiàn)腦的分析功能,進而實現(xiàn)樣本的交換產出。產出的樣本通過聯(lián)結路徑點亮丘覺產生意識。???????????????????????
信息的接受和傳導
在眼的視網(wǎng)膜上有感光細胞能接受光的刺激,在鼻粘膜上有嗅覺細胞能接受氣味的變化,在味蕾中有能接受化學物質刺激的味覺細胞等,這些細胞都屬于神經細胞。神經細胞也叫做神經元(neuron)。神經元的細胞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個部分,突起可分為樹突和軸突。神經元視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單位結構和功能單位。我們周圍的各種信息就是通過這些神經元獲取并傳遞的。
神經元的功能分區(qū),無論是運動神經元,還是感覺神經元或中間神經元都可分為:?
1)輸入(感受)區(qū)? 就一個運動神經元來講,胞體或樹突膜上的受體是接受傳入信息的輸入?yún)^(qū),該區(qū)可以產生突觸后電位(局部電位)。
2)整合(觸發(fā)沖動)區(qū)? 始段屬于整合區(qū)或觸發(fā)沖動區(qū),眾多的突觸后電位在此發(fā)生總和,并且當達到閾電位時在此首先產生動作電位。
3)沖動傳導區(qū)? 軸突屬于傳導沖動區(qū), 動作電位以不衰減的方式傳向所支配的靶器官。
4)輸出(分泌)區(qū) 軸突末梢的突觸小體則是信息輸出區(qū),神經遞質在此通過胞吐方式加以釋放。
神經系統(tǒng)中還有數(shù)量眾多(幾十倍于神經元)的神經膠質細胞(neuroglia),如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的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以及周圍神經系統(tǒng)中的施萬細胞等。由于缺少Na+通道,各種神經膠質細胞均不能產生動作電位。
膠質細胞的主要功能有:
① 支持作用? 星形膠質細胞的突起交織成網(wǎng),支持著神經元的胞體和纖維;
② 絕緣作用? 少突膠質細胞和施萬細胞分別構成中樞和外周神經纖維的髓鞘,使神經纖維之間的活動基本上互不干擾;
③ 屏障作用? 星形膠質細胞的部分突起末端膨大,終止在毛細血管表面(血管周足),覆蓋了毛細血管表面積的85%,是血-腦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
④ 營養(yǎng)性作用? 星形膠質細胞可以產生神經營養(yǎng)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 NTFs),維持神經元的生長、發(fā)育和生存;
⑤ 修復和再生作用? 小膠質細胞可轉變?yōu)榫奘杉毎?,通過吞噬作用清除因衰老、疾病而變性的神經元及其細胞碎片;星形膠質細胞則通過增生繁殖,填補神經元死亡后留下的缺損,但如果增生過度,可成為腦瘤發(fā)病的原因;?
⑥ 維持神經元周圍的K+平衡? 神經元興奮時引起K+外流,星形膠質細胞則通過細胞膜上的Na+-K+泵將K+泵入到胞內,并經細胞間通道(縫隙連接)將K+迅速分散到其它膠質細胞內,使神經元周圍的K+不致過分增多而干擾神經元活動;
⑦攝取神經遞質? 哺乳類動物的背根神經節(jié)、脊髓以及自主神經節(jié)的神經膠質細胞均能攝取神經遞質,故與神經遞質濃度的維持和突觸傳遞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