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過年:視頻電話和聚會
據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統(tǒng)計,在英國,中國學生是最大的單一海外留學生群體。而倫敦就有8,520名中國學生。
對于許多中國學生來說,在異鄉(xiāng)過年同在國內過年的最大區(qū)別就是倫敦的春節(jié)太安靜了,如何填補中西文化間的差距是他們面臨的難題,因此他們大都是關起門來過年。
在中國,燃放煙花爆竹是辭舊迎新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在倫敦,除了中國城會燃放一些有限的爆竹外,幾乎沒有多少動靜。
22歲的何俊來自哈爾濱,現就讀于倫敦金匠學院(Goldsmiths College)。他說,幾年前他和朋友買了一小桶煙花,準備在住家花園里燃放,但是他明智地選擇少放一些,因為這畢竟不是在中國。
幾年前,他還去特拉法加廣場慶祝新年,但今年他選擇請朋友來家里,組織一次聚會。
但是,他發(fā)現在倫敦很難找到在國內過年時常喝的酒勁大的白酒,他說他在住家附近的一家中國超市找了個遍,但都賣光了。
在倫敦過年的中國學生至少免去了長途跋涉回國過年的辛苦。至少他們不用去國內趕那一年一度的春運移民潮。
林星(音譯)在倫敦國王學院讀商業(yè)管理。這是她第一次沒有在福建家鄉(xiāng)過年。
她說,“在老家我會在這個時候去爺爺奶奶家,要坐五小時的汽車?!?/p>
當被問及自己想不想家時,她回答說,“還好了。因為我這里有朋友,我們會在一起慶祝新年的?!?/p>
31歲的金恒(音譯)是一名馬來西亞華人。他在倫敦中國城的一家商店打工。他說,網路視頻電話在這個時候非常重要。
視頻電話
“我們同家里人離得很遠,因此我們在這里吃不到團圓飯。我們通過Skype與家里人視頻聊天。由于時差的原因,我們要過兩次年,一次與英國的朋友過,一次是通過Skype與家里人過?!?/p>
27歲的王英(音譯)來自天津,在一家餐館打工。她說,在國內人們過年時都放假休息,但在倫敦就完全不一樣了。
"我第一次在倫敦過年時和朋友在一起包餃子,今年我很忙,只好到餐館里吃一頓?!?/p>
卡拉OK在中國國內非常流行,尤其是過年期間。但在倫敦找不到多少帶私人包間的卡拉OK歌廳。
19歲的王婷(音譯)在倫敦學藥理。她說,過年時自己會同朋友一起聚會或去一些有卡拉OK的餐廳。
何俊曾在2011年倫敦大學組織的一次春節(jié)聯歡晚會上以“倫敦小胖”的藝名表演脫口秀,引起不小轟動。
今年1月30日,倫敦大學學院(UCL)學生學者聯誼會將同倫敦政經學院(LSE)聯合舉辦一次春晚。
何俊說,讓這些遠離父母和祖父母的年輕學子聚在一起過年非常好,因為這個時候是全家團聚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