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兩學科試點博士生淘汰制
復旦大學研招辦主任吳宏翔表示,復旦在博士生的招生培養(yǎng)改革方面走在前列,從2000年的兩院院士和杰出教授的自主招生改革開始,這些年來不斷優(yōu)化結構,調整培養(yǎng)模式。2007年復旦開始進行申請考核制改革,比起過去單純筆試,更加強了對博士候選人的科研潛質和科研能力的考核。今年復旦又啟動了真正意義上的長學制招生改革。所謂長學制,就是國外的五年一貫制模式,體現(xiàn)兩個方面的改革思想:一個方面是真正落實分流淘汰機制,另一個方面是真正落實五年一貫的貫通式培養(yǎng)模式。
有利于院系挑選人才據(jù)介紹,長學制改革首先在數(shù)學科學學院和物理學系兩個單位試點,這兩個單位是復旦大學跟國際接軌比較好的,非?;A的理科學科,這兩個學科的學科特點決定了改革在它們這邊實施可能取得突破。長學制的培養(yǎng)方式主要是直博生培養(yǎng),以往直博生的培養(yǎng)在分流淘汰機制上做得不夠充分,一般是招進來幾個直博生就能畢業(yè)幾個。如果想要對直博生進行淘汰,一方面對于學生來說,之前未能充分告知,學生不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對于學院,博士的計劃比較珍貴,學院也不愿意浪費,不大可能將其放棄。這兩方面就決定了現(xiàn)有的直博制度不可能是真正的分流淘汰制。
而復旦計劃進行的直博生改革具有革命性,如原來是招10個博士,現(xiàn)在再給它虛擬10個名額,實際上招了20個直博生。而這20個直博生,在招進來時就被告知,到二年級要分流掉一半,最終只有10人能拿到博士學位,所以招進來的是叫直博生候選人。而分流掉的那部分人,最差的就是肄業(yè)或者退學,還有比較好的但未通過博士資格考試的就轉為碩士。這個改革相當于預借了博士計劃,通過分流再把博士計劃還掉。對于院系來說,是沒有損失的,反而有了更多的挑選人才的余地。
碩博兩階段課程貫通復旦博士招生的長學制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碩博連讀有區(qū)別,傳統(tǒng)的碩博連讀在機制上是存在缺陷的,進來是碩士,兩年以后再轉成博士,在培養(yǎng)上還是分成了碩士和博士兩個階段,在課程安排上,很大程度還是割裂的,可能政治要重復上兩遍,外語要重復上兩遍,業(yè)務課也有重復。而現(xiàn)在復旦新試點的長學制就真正地實現(xiàn)了兩個階段課程的融會貫通。
該試點是否能在所有院系推廣,吳宏翔坦言,主要看教育部給多大力度的支持。如果這個探索是成功的,將來可逐步擴大試點學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