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張赟,2002年陜西漢中高考文科狀元

畢業(yè)學校:核工業(yè)四○五廠子弟學校

高考分數:總分633分,語文141分,數學126分,英語121分,綜合245分

現在就讀學校:中國人民大學

【重視課堂·注意積累·夯實基礎】

經過高考,我有個深切的體會,那就是:高三復習時一定不能放松基礎知識,而獲得扎實的基礎知識,單靠突擊是不行的。有些同學因為感覺自己語文基礎好就在上課的時候不聽講,我曾經有過一段時間走過這樣的彎路,所幸的是很快就發(fā)現這是一條歧途。上課時老師在上面講課,你想自己干事是干不好的,注意力不會集中。另外老師的講課其實是很有價值的,因此我絕對不會因為自己語文好就在語文課上做數學題、歷史題、地理題……我相信老師的經驗。他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的是他長期積累的知識精華,如果不專心聽講,錯過了老師的精彩講解,那是非??上У氖虑椤?/p>

語文學習要求平時多積累,我的辦法是經常整理基礎知識,梳理知識點,構架知識板塊,逐漸在心中形成大語文的整體概念,將所學的各個知識點組合起來,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剛上高三的時候,初做模擬題,科技文讀不懂,文言文不會做,寫作文要寫好久。但是隨著復習的深入,所掌握的知識越來越成系統(tǒng),字詞句段篇章的困難一步步化解,閱讀變得輕松起來,而閱讀能力的提高對作文能力的提高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閱讀能夠開拓眼界,啟發(fā)一些新的觀點,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幫助把問題想得更深、更廣。這樣一來,慢慢地再作模擬題,感覺與從前大不一樣,題目變得越來越簡單,出錯的頻率越來越少。我欣喜地看到自己每天都有收獲,都有進步,心中的快樂也越來越多。

【吃透文言文:課本打基礎,課外多涉獵】

文言文的學習重點還是在課本。課本必須仔細讀,經過多次認真的精讀,盡量熟悉每一個詞、每一個句子的用法,把特殊的句法,像使動用法、意動用法、被動用法等都落實到課本上。高中課本中的文言文我?guī)缀趺恳黄枷鹿Ψ蛉ゾx,每冊課本一般都有兩個文言文單元,每個單元肯定有一至兩篇文章是這個單元的重點,對這一兩篇重點文章,我會下大力氣去把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個句子的用法弄得清清楚楚。只有對這些基礎知識了然于心,才能在閱讀的過程中真正地做到活學活用。

課外,我主要把精力集中到介紹人物的文章上,《史記》《資治通鑒》等是我經常翻越的古籍,把閱讀文言文變成一種習慣,可以鍛煉自己對文言文的正確感覺。在閱讀《史記》的時候,我覺得比較簡單而且有趣,因此就讀得多一些。但是像《資治通鑒》對于我來說有難度,我就選擇其中的一段,認真研讀,直到弄懂。哪怕是在高三的時候我仍然堅持課外文言文閱讀,由于有了平時的積累,在高考做文言文題目的時候就能比較輕松自如。

【把握科技文:隨時跟進現代科技常識】

在閱讀文言文的時候,有的字詞句可能會看不懂,而現代文閱讀在字詞上的困難相對文言文要少得多,但是還是有許多的同學不能理解文章的含義,正確回答問題。我覺得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做題前沒有相關的背景知識,道理沒有想通,雖然表面上文字沒有困難,字認得、詞學過,但是句子背后的意思卻參不透。比如,涉及轉基因工程的文章,這一類科技文往往采用一種模棱兩可的句法提問,問題都采用文章中的原話,如果沒有真正弄懂什么是轉基因工程,當然就無法作出正確回答。

因此,對于現代文的閱讀,尤其是科技文章的閱讀,在平常的復習中,我會注意相關背景知識的積累,以便在考試中能夠從容應對涉及某些專業(yè)知識的科技文章。我研究過歷年來的高考閱讀文章,發(fā)現高考設題往往非常的巧妙,提問的角度很怪,因此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要注意設題的角度,才能找準答題的方向。在閱讀科技文時,千萬不要浮躁,一定要沉下心來審題,把每一個句子弄懂,然后搞清楚整個文章的邏輯聯(lián)系,這樣理解整個文章才能水到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