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言譯語】經(jīng)典直譯誤區(qū)(二):否定句型與修辭句型
一、否定句型中的直譯誤區(qū)
英語中有一些一些句型不能完全采用直譯法進行翻譯,否則,就會造成誤譯,甚至與原意背道而馳,下列幾種否定句型值得注意:
1. 部分否定句型,這種句型不同于漢語思維形式。
I do not know all of them.
誤:對他們我都不認識。
正:對他們我不是個個都認識。
All the answers are not right.
誤:所有答案都不對。
正:答案并非全對。
Everybody wouldn''t like it.
誤:每個人都不會喜歡它。
正:并不是每上人都會喜歡它。
2. 單一否定中部分句型
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d no turning.
誤:那是一條沒有彎的長巷。
正:無論多長巷也有彎地方(路必有彎,事必有變)。
It is a wise man that never makes mistakes.
誤:聰明人從不犯錯誤。
正:無論多么聰明的人也難免犯錯誤。
We cannot estimate the value of modern science too much.
誤:我們不能過高地估計現(xiàn)代科學的價值。
正:對現(xiàn)代科學的價值無論怎樣重視也不為過。
It was not until years afterwards that he heard of Semmelweis.
誤:沒過幾年他就聽到了Semmelweis消息。
正:直到數(shù)年之后,他才聽到Semmelweis 消息。
二、修辭句型中的誤區(qū)
同漢語一樣,英語寫作中大量運用修辭手段,其中有不少辭格類似于漢語辭格表達方式,因此可以直譯。但有一些英語辭格很難用直譯方式表達清楚,即便是同一辭格,由于處于不同場合,有的能直譯,有的則不能直譯。下列幾種情況有時不宜直譯:
1. 比喻:有比喻可以直譯,有則不能,這往往取決于漢語表達習慣。例如:
At the door to the restaurant, a stunning, porcelain-faced woman in traditional costume asked me to remove my shoes.
如果把a stunning ,porcelain-faced woman 譯作"一位迷人陶瓷般臉蛋婦女"就顯得粗俗滑稽,但是不是作者本意。這時意譯就比較好。"在通往餐廳門口有一位婦女,涂脂抹粉、細皮嫩肉、身著和服、十分迷人,她叫我脫下鞋子。"
2. 有些借喻不能直譯
He went west by stage coach and succumbed to the epidemic of gold and silver fever in Nevada''s Washoe Region.
誤:他乘公共馬車到了西部,患了瓦肖地區(qū)金銀發(fā)燒流行病。
正:他乘公共馬車到了西部,卷入了淘金熱和淘銀熱。
3. 引典。如果是盡人皆知典故??梢灾弊g,不必加說明,如果多數(shù)人不知道,最好是意譯,或者直譯加注釋。
He met his Waterloo.
句中meet one's Waterloo是成語典故,由拿破侖在Waterloo遇到慘敗而來,所以要意譯。"他吃了大敗仗"。
I asked whether for him, the arch anti-communist ,this was not bowing down in the House of Rimmon.
句中bowing down in the House of Rimmon 是成語典故,表示"表面上與宗教信仰一致,但心里卻有不同政治主張",這是口是心非。Rimmon是大馬士革人所崇拜的神。House of Rimmon借指英國下院。如果將這個典故直譯,表達不出原意。"我問道,作為頭號反共人物(邱吉爾),他這樣做是否言行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