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任版《愛麗絲漫游奇境記》中兒童形象的再塑造
《阿麗思漫游奇境記》(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講述了一個叫愛麗絲的小女孩做的夏日閑夢。后來為人熟知的譯名是《愛麗絲漫游奇境記》。“鉆進兔子洞”(Down the Rabbit-Hole)是《阿麗思漫游奇境記》的第一章。故事講述了在一個慵懶無聊的午后,阿麗思跟著一只揣著懷表的兔子鉆進兔子洞,然后遇到一系列古怪的事情。
譯者趙元任先生通過詞語的變譯、增譯、音譯等方法再現了阿麗思的兒童形象。
例1)
賞析:
1.“peep... once or twice”的翻譯趙元任先生譯為“有時候偷偷地瞧”,而陳復庵先生則翻譯為“瞄了一兩眼”。兩個版本看的情態(tài)和頻率是不同的。
“瞄”有視線集中瞄準的意思,刻畫的阿麗思的形象偏于精明睿智;“瞧”更口語化,本身也有偷偷看的意思,描繪的阿麗思更有可愛的孩子氣。從頻率來看,趙版的“有時候”頻率更高,描述了時不時探頭探腦張望的兒童形象。
2.“conversation”的翻譯,趙元任先生做得很巧妙,以一個孩子氣的詞語“說話”把阿麗思描寫得活靈活現。
例2)
賞析:
3.翻譯指代詞“that”的時候,趙元任先生做出補譯,這樣的解釋使得原文含義更加明晰。再者,重復一次,表明是在進行著較全面的思考。
4.趙元任先生翻譯的兔子的話很有意思。把“Oh dear! Oh dear!”變譯成“噯呀!啊噫呀”,有些囈語的意味,并且符合源文本的怪誕稀奇的風格。這也是阿麗思聽來的話,因而刻畫兔子的同時,也順帶刻畫了這個兒童形象。
“我一定要去晚了”甚至有些讀不通順,但兔子這樣古里古怪的話,倒也符合阿麗思的腦回路,因而她并不覺得了不得。面對這樣的不順,兒童讀起來也毫無違和感,成人讀者卻是會停下來,覺得稀奇,或也撲哧一笑。
5.趙元任先生的“十二分出奇”是個很出奇的表述?!笆痹谥袊鴤鹘y(tǒng)中向來是個大數。用這樣一個組合神奇的詞,既有中國特色,又有些小孩子的童真童趣。
例3)
賞析:
6.這里趙元任先生把“Please, Ma’am”音譯成“潑里寺、麻達姆”,妙趣橫生,描繪出一個彬彬有禮、讀音不準的外國小孩形象。
例4)
賞析:
7.趙元任先生關注到“set to work”的嚴肅內涵,采用增譯的方法,以“正正經經地一口一口地”這樣兩組工工整整的四字詞語描繪出一本正經吃著蛋糕的孩童形象,達到喜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