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與文化:中國“龍”應(yīng)該怎樣翻譯
作者:滬江原創(chuàng)
來源:滬江英語
2010-05-24 09:26
世界各國都有關(guān)于龍的傳說,各民族的“龍”也都有著不同的形象,比如波蘭的龍,長得像獅子、老虎、蜥蜴的都有。關(guān)于中國文化中“龍”這個詞的翻譯,一開始都是沿用英語中的dragon,但是因?yàn)閐ragon這個詞所代表的是四西方傳說中兇惡殘暴的“龍”的形象,與中國龍并不吻合,那么是不是要翻譯成Chinese dragon或者oriental dragon呢?對于并不了解中國文化的外國人來說,Chinese dragon和dragon這兩個詞也許產(chǎn)生不了什么差別,那么,有沒有一種更合適的譯法?就如同“仁”、“道”、“君子”、“功夫”這些名詞都開始采用拼音譯法一樣,“龍”這個詞是不是也可以用拼音來翻譯呢?
說到“龍”的拼音,大家也許立馬就想起了long,但是long這個單詞在英語里是有其固定意思的,而且讀音與“龍”也并不相同。鑒于此,有人提議說,可以翻譯成Loong,在讀音上與“龍”相似,英語中也早有這樣的用法,例如李小龍的名字中那個“龍”字,就是用Loong翻譯的,全名的英文是Lee Siu Loong,新加坡總統(tǒng)李顯龍的名字英譯也是Lee Hsien Loong。同時還可以用加注釋的方法,在Loong后注明:Chinese dragon或者oriental dragon。
Loong這個詞看上去與long也很相似,倒是可以表達(dá)出龍身子很長的特點(diǎn)。從這個詞也可以衍生出“龍的傳人”,即Loonger。
既然用dragon來表示中國龍是不妥的,“鳳凰”用phoenix來表示也并不完全貼切。這個詞在英文中是“不死鳥,長生鳥”,最初由郭沫若借來表示“鳳凰”,然后就成為鳳凰一詞的固定英譯。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中國文化中的鳳凰和西方文化中的長生鳥phoenix有不一樣的內(nèi)涵,并且“鳳凰”的原初含義是雄鳥“鳳”和雌鳥“凰”,不是同一只鳥,我們常說的“龍鳳呈祥”一詞也是歷史流傳中出現(xiàn)謬誤的產(chǎn)物。所以,鳳凰一詞譯為phoenix,尚待斟酌。
除了Loong,英語中還有另外一個詞,更貼近中國龍的形象和文化內(nèi)涵,就是Seraph,復(fù)數(shù)為seraphim,熾天使或者六翼天使,在希伯來語中這個詞的原意是有四肢和火焰翅膀的大蟒,史料顯示seraph的形象和中國龍的形象更加接近,其意義、地位也很接近,這個詞同樣可以作為代替dragon的一個很好的翻譯。
(本文章由滬江原創(chuàng),僅供騰訊世博英語專題轉(zhuǎn)載。)
【世博與文化】讓中國文化走遍世界:
北京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中國玉文化之五德>>
漢服文化>>
英語介紹《清明上河圖》
英語介紹圓明園
紫色的文化內(nèi)涵>>
英語介紹皮影戲>>
更多世博精彩>>
快速入口:【高口暑期班】? 【中口暑期班】?
時間更充裕的你,就來特訓(xùn)班試試吧:【高口暑期特訓(xùn)班】 【中口暑期特訓(xùn)班】
暑期學(xué)習(xí)計(jì)劃有安排了嗎?怕熱怕曬的話就來滬江網(wǎng)校吧,足不出戶,自在學(xué)習(xí)!我們的暑期“強(qiáng)檔”已經(jīng)重磅推出了,愛學(xué)習(xí)的孩子們趕緊來看看吧!